




桐乡平安售楼处室内设计
浏览量: 1390
桐乡售楼处右一幢教堂建筑和一幢两层建筑组成,该项目位于桐乡高桥养老社区内,业主希望既能保留教堂的作用,供举办各类活动,又能创建一个集销售、生活体验于一体的场所。室内设计以养老社区的主要居住群体为研究对象,提出以“养”“乐”为主线开展设计。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
面对繁闹的生活,我们都有无数的遐想,寻一处避世桃源,读书描画,闻香品茶。或而真有那样一个地方让人可以暂时搁下心中的烦躁和喧嚣,可以让人放松自己静心而乐,可以圆了心中的美好的桃源梦。
桐乡这个宜人的地方,同样地处古时江南富庶之地,却似乎一直那样不温不火,即便到了现在各种老镇或新镇老做热闹了一地,这里还是不紧不慢发展着。这样的徐徐却也磨出了合悦江南这样一处宜养怡乐的桃源。“桃源”也有个水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我们需要为这里打造一个让人向而往之的入口和桃源,这就是本案的“前堂”和“后窖”了。
教堂-前堂平面图
“前堂”原为一处举办活动的空间,有人说他是教堂,也有人觉得他的外形来源于古时茅草屋。建筑初衷不得而知,但他简洁而低调的形体倒与我们的桃源入口的概念颇为相符。为使保留原建筑的所有空间,连展示模型我们都不能容忍,大刀阔斧的将原地坪开挖了一个2米半的坑,将模型变成了可以升降的,升上来时实行他的功能,降下去,拍拍地板,不带走一片云彩,还原原来的空间。
后窖茶室一层平面图
后窖茶室二层平面图
后窖的由来,是我们希望这个桃源有一个可以连接人,让人能静下心来的介质,而茶就是最好的介质。茶的沉静、朴素、平淡,呈现出国人“朴”的另一面,那就是不事雕琢、洗去铅华、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称这个空间为窖,也是希望整个设计中不要名贵的材料堆砌,没有高大上的装饰,以最简单和朴实方式呈现一个空间。
但由于空间的限制,本就不大的场地因入口在最远的端头而很容易使流线过长和无趣。如何打造一个有趣又丰富的界面成为空间规划时的一个难题。
经过数次的推敲和讨论,桃花源中所描述的场景再次跃入脑海“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不正是很多人对生活最朴实的向往吗?
有了这个想法,我们将空间分为一个展茶区和一个品茶区,专门从云南定制了3000饼普洱茶,由一面15米长的木构架围合出一个开放的展茶区,展茶的格子特地先挑了茶饼定制的,每个架子中有一格是活动的,方便放置和更换茶饼。
而品茶区规划在最远端的空间,由一条曲径通幽的阡陌小道相连,小道两侧由放置茶饼的木架,或半透的屏风,或铁艺的细框勾勒出一个独立的空间,复行数十步,又一空间跃入眼帘,漫步其中,虚实相间,茶香四溢。
精巧的空间设计使内部不空旷,也不浮夸,而朴实的用材在既定框架中创造与众不同的设计感,整体空间设计其所蕴含的美学,体现着淳朴厚拙、沉静内敛的文人情怀和优雅闲适的生活态度,让使用者在整体的氛围中感受到舒适性是我们最终想要呈现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