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之下,太湖之上
街坊巷弄,河街相映
从“文亨穿月”到“白云古渡”
从“篦梁灯火”到“江湖汇秀”
小桥流水,飘出几缕吴风古韵
常州,诗书礼仪之乡
一枕梦里水乡,滋生几许眷念
诗意山水,礼遇顾家塘
印象常州下的思考
Impression of Changzhou
常州,是一个江南通衢,一座有着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齐梁文化”的起源地,是龚自珍笔下的“天下名仕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在现代环境下,面对日新月异的城市更新空间,城市功能的增加,城市格局的大规模变革,如何保留住传统文化的底蕴,却不流失现代文明,让居住者进入场所后,能够感受到设计师对其空间的现代演绎。在有限的设计空间里,设计师又将如何让其灵魂始于江南,归于江南,用上千年的、东方的、传统的常州文化,连接现代人的生活?
本案借山水之名,取“山水自然画作”为蓝图,采用新亚洲风格。引入吴地古城的建筑特色,源于当地的文化,用现代设计手法演绎,将人文、艺术和居住感相结合,赋予空间情感,从细节处窥见江南。
进入迎宾大厅,你可以很好的感受到中式的山水韵味已然融入整个空间之中,色彩运用上,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着色于空间。中轴线对称布局,凸显传统中式秩序美感,这种多重空间的序列排布,有一丝“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神秘。常州顾家塘,北邻新京杭大运河,西接常州市中心,古运河风光带。设计师将江南的水元素融入金属,沙盘顶部的灯饰,用水晶质感材料打造,静态的水滴规律组合,层次高低划分,倾泻而下,犹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既视感。如墨色晕染般的大理石石材铺设于地面,墙面映射着中央散落的灯光,亦如入夜,山石上月光倾泻的朦胧,湖水中水波微漾,星光璀璨。四周墨色镜面上,行云流水般的线条,竖向排列,展现不一样的“山水”,使之与水晶吊灯相呼应,画作中的山水意境呼之欲出。
前台区,沿用传统对称手法,借画入景,一幅抽象的山水画成为点睛之笔,整齐对称的灯带加上若隐若现的天花板投射下的余光,为空间注入了幽静而安逸的江南气息。远处的水吧台,花纹大理石规则切割而成的面台,与金属灯带的结合。酒吧柜大胆运用了“中国红”,藤条式的吊灯,现代与东方风格的混搭运用达到了和谐的极致。新亚洲风格天生有一种高级感,多重空间的序列,总是给人一种“看与被看”的视觉享受,凌驾于传统之上,将现代材质作为媒介,隐喻传统建筑,碰撞下诞生的建筑,也总有一种随处可见的东方文化的神韵。各空间穿插,乍看是独立的,细看却又觉得意外的和谐,大理石的合理运用,选用富有历史沉淀感的中性色调,水墨韵味浓厚,完美诠释空间的意境。布局上建筑层次感的过渡,通过现代手法演绎传统建筑里的东方内涵,穿梭其中,隐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愉悦感,应了“庭院深深深几许”。
白墙序列而下,平行分布,内凹的暖黄色灯有序配合,彼此独立却又相互呼应,光与影交互中增加空间的递进关系。大理石上倒映的虚景,朦胧且诗意,带来视觉上的平衡,现代与传统的中和之美,张扬与含蓄在空间里被链接,庄重大气。洽谈区以开放式空间布局,设计师以休闲为点,在沙发区域铺上工艺地毯,蓝灰色的点缀,对比高冷的大理石,整个空间多了些跳跃氛围。墙面上少量金属质感的运用,融合木制书架,在东方氛围的基础上增添些许现代气质,在细节中发现美妙之处。洽谈区与儿童活动区在空间上紧密相连,设计师用明亮的色块,大胆的撞色,营造出活泼的氛围,童趣的功能分布,会发光的城堡、垂落的网状云朵,充分释放了孩子们向往童话的童心。我们习惯用一个城市去定义当地的风土人情,就像印象里的常州就是吴地古城,梦里江南。“建筑的美,就如同人体的美,没有一块肌肉不是具有自己的目的,没有一根线条的是多余的,每一处细节都切合人的思想和人的生活”,这是著名建筑师弗兰克赖特说的话。初始接触顾家塘这个项目时,设计师就是带着目的出发,啃着这所城市的前世今生,品味文人墨客留于世间,与其相关的诗词歌赋,思考在如何满足常规售楼处功能要求的空间规划下,用最合适的风格去定义这座城市。在于一次次与甲方的专业互通中,与景观达成共识,设计师融合自己对常州这所城市的随感所悟,用对常州的印象与热爱,对居住的致敬,对生活的仪式感,通过设计的角度,让进入的人能感受场所精神,尽大可能的从商业化中抽离出来,做出可以容纳人居的理想的环境。
“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江南忆,自在山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