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万科观山隐秀
浏览量: 313
本案隐于合肥蜀山区的老城中心,依托着这座城市的人文底蕴,镶嵌于枝繁叶茂的街区公园之间,加之蔽日遮阴的香樟老树夹道,喧于市,静于庭,闹中取静,独享一方静谧,也传递着高端隐逸的雅致气质。设计从产品的维度出发,以“徽文化”为触点,将“徽宅”格局、“徽园盆景”、“二十四节气”及“笔墨纸砚”等文化与项目特性糅合,并以当代设计语言表现,链接产品与客户,让居住在这里的人找到一份精神的归属与认同,同时在文化浸润的场景中,感受徽州大宅的尊崇礼遇,找寻当地人熟悉的居住氛围,打造一脉相承的当代理想人居。
一进 /门楼/尊崇——木雕门楼,礼仪归家尊崇的酒店式落客布局,传递项目精致隽雅的品质调性。深宅大院,与一墙之隔,隔绝街市喧嚣,尽享家的宁静与和缓。而徽派建筑符号的运用,也营造出浓厚的在地性文化底蕴。
苍翠的大香樟树矗立延伸,柔和场地内外界限,传递大隐于市的隐逸氛围。
归家之时,无论晨光与暮霭,光影幢幢,昭示着家的抵达,让归家的质朴日常装点上温馨熨帖的仪式感。
门楼是徽派建筑的亮点之一,是徽州民居大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民居住宅与街市喧闹隔绝,彰显宅间主人的身份。把握空间距离,在车行入口空间,可窥探到门楼背后的庭院光景。整齐编织的木构门楼宛如谧境入口,吸引着人的进入,光影的温度穿透原木隙间扑面袭来,这场与时空的对话由此正式开启。
二进 /明厅/ 礼遇——迎客盆景,四水归堂“水聚天心,四水归堂”
穿过木构连廊,影影绰绰间,如时空交错,唤醒昔日记忆,四方天井之下,以盆景当苑囿,晴雨两宜,四时皆景,或静谧,或疏朗,始终迎你。
三进 /后厅/ Third / Inkstone Garden/闲赏——诗画墨砚,闲淡人生 于自然山水长屏画卷中,寻奢雅之境,品闲淡人生。
沿着明堂连廊,踏入后厅过渡空间,墨砚庭院隐约可见。徐徐归家,灰墙木栅围成美学容器,由歙砚石组成的巨型墨砚之中,盛装树影斑驳与鲜花美色。
笔墨纸砚起于徽州,盛于徽州。歙石墨黑粗粝,用作墨砚池的基底,打破传统的运用方法,将千年前执笔挥洒的场景呈于眼前。
现代人的生活是繁杂的,当我们置身于这张长屏画卷,只需一盏热茶,一把藤椅,即可获取片刻闲暇,在呼吸的余韵中品味悠然人生。
四进 /徽园/ Fourth / The back yard归心——自然徽园,写意山水 Returning to the Heart – Natural Huiyuan, Freehand Landscape“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徽派园林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自然引入生活,将生活融于自然。
得益于天赋资源,项目东西两侧各有一处3000来方的口袋公园,将核心大宅围合包裹,营造出自然掩映中的高端生活画卷。而在画卷之内,我们融入了植物万花筒的主题,希望给未来的业主以及这一片的社区居民,带来“在城如在野”的丰富自然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