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安中交未来科创城
浏览量: 108
中交未来科创城综合开发项目,位于河北雄安新区雄安站枢纽片区,毗邻雄安站,整体开发用地约58万,总建筑面积约140万方,其中计容建筑面积约100万方,其中住宅约40万方,商业约17万方(含公寓约3.8万方);办公约38万方(含酒店约2.6万方),独立用地配套公服约4.5万方,地下建筑面积约40万方。是在承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背景下,集产业办公、商业服务、宜居住宅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开发项目。
中交未来科创城综合开发项目,位于河北雄安新区雄安站枢纽片区,毗邻雄安站,整体开发用地约58万,总建筑面积约140万方,其中计容建筑面积约100万方,其中住宅约40万方,商业约17万方(含公寓约3.8万方);办公约38万方(含酒店约2.6万方),独立用地配套公服约4.5万方,地下建筑面积约40万方。是在承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背景下,集产业办公、商业服务、宜居住宅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开发项目。
空间结构上,以"芯"动智核为核心,引入顶级创新要素,驱动区域产业的飞跃发展。同时,打造生态宜居社区,提供宜人环境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满足创新人才的生活需求。通过生活活力轴,它将产业区与生活区紧密相连,实现地上地下的一体化设计,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体验。结合绿色休闲活力带,串联起城市与项目的功能布局,实现了站城一体化和产城一体化,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绿色休闲空间。
项目亮点:
规划布局:
通过“双芯”、“一轴”、“一带”串联各个组团,确保居住区、商业区、教育区和休闲区之间的合理布局,以便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出行。
设计小街密路,提高交通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同时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
智慧科技:
利用智慧之芯,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如智能照明、能源管理、安全监控等,提高社区的智能化水平。
绿色环境:
增加社区绿地和运动公园,提供绿色空间,鼓励居民进行户外活动,同时改善社区的生态环境。
教育与文化:
结合社区中心和学校,提供教育资源,举办文化活动,增强社区的文化氛围。
商业发展:
通过商业中心和滨绿商业区,提供多样化的商业服务,满足居民的购物和娱乐需求。
职住平衡:
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住房政策,实现居住与工作的平衡,减少通勤时间和压力。
社区参与:
鼓励居民参与社区规划和管理,通过社区会议、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可持续发展:
考虑社区的长期发展,采用可持续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多功能空间:
设计多功能的公共空间,如社区中心和展览馆,既可以举办社区活动,也可以作为教育和文化展示的场所。
安全与健康:
确保社区的安全性,提供必要的医疗和紧急服务设施,同时通过运动公园等设施促进居民的身体健康。
品牌与形象:
通过高品质的建筑设计和环境营造,塑造社区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居民和投资者。
持续评估与改进:
定期对社区规划进行评估和调整,升级业态及服务,以适应居民需求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通过这些策略,可以确保社区规划不仅满足当前的需求,而且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为居民创造一个宜居、便利、充满活力的生活环境。
交通系统:
本项目将1、13、15地块作为首开地块,其中15地块用地东西长约150米,南北约140米,用地方正,地形为平地。地块的主要景观资源为南侧的中央公园,南侧及东西两侧均为城市支路,北侧为城市次干路,通过对现状情况的充分研究,规划布局中形成了朝向公园景观,通过基地内建筑的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利用优质景观资源。利用建筑间的间距,和城市界面形成良好的收放关系。重视沿城市界面的天际线设计,利用建筑高度的变化营造舒展连续、富有变化的城市天际线。
15地块规划设计5栋住宅楼、2栋公寓楼,沿城市道路配套商业网点以提高居民生活便利性。在社区规划中,注重形态设计,强调主次轴线和点板结合,以创造一个和谐而有序的环境。规划确保楼间距符合基础要求,充分利用建筑密度,同时将经济性和功能性作为设计优先考虑的因素。
为了实现小区内车行和人行流线的互不干扰,规划设计了独立的交通系统,确保各自的流畅性和安全性。社区大堂的布局与景观主轴相结合,增强了归家仪式感,在归家动线的设计上,规划设置了地上和地下两条独立的动线,确保互不干扰。规划设计中,建筑师考虑了五重地上回家空间的序列:从酒店落客入口到仪式感主轴,再到四季中心花园,然后是舒适单元入户,最后到达地上大堂。同样,规划也规划了三重地下空间序列:地库出入口、地下停车空间和地下大堂。
地上社区大堂与项目代建道路一体化设计,前场与道路无缝衔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社区酒店式落客仪式感。社区主出入口还包括了落客车位、广场、前后广场对景、入口大堂等空间的设计。大堂式入口的设计注重轴线关系,体现了仪式感和层次感。
规划结合仪式感主轴,依次布置了社区大堂、林荫树阵和四季中心花园,重点打造四季中心花园,使其成为居民邻里交往的重要空间。四季中心花园的设计重点包括四季景观会客厅、阳光聚会草坪和特色景观水景。规划根据风光定位系统,选择了夏季暴晒时间短、冬季日照时间长的避风口区域,并考虑了无障碍设计和防撞设计。
为了提高社区的功能性和舒适度,规划在宅间道路边缘和消防登高面设置了多功能休闲空间。通过这些细致周到的规划设计,规划致力于打造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社区环境,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居住体验。

水包砂

水包砂

铝板

铝板

米白色石材

米白色石材

弹性涂料(小拉花)

弹性涂料(小拉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