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沙东院大区
浏览量: 372
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项目紧邻商丘古城、应天书院、日月湖历史文化景点。金沙东院以东方美学为基底,融合现代化生活方式,致力于创造外严内逸、宁静文雅的心灵港湾。以水为伴,注重自然与生命力的表现,追求水景的自然流动和生动感,如同自然界中的溪流或泉水,生机勃勃。让业主回家后洗尽城市喧嚣,享受读书看画、见山知鱼的乐趣,体验山水半隐之乐。


大门承袭了古老建筑的传统,注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具有历史感的斗拱建筑与苍劲挺拔的百年古松,展现出独特的风貌。
序言
东院半隐
半山半水半书院
半屋半廊半垂帘
半真半假半自然
半隐半争半神仙



01东方美学“三境”
物境、情境和意境是东方审美的三个层级,是中国造园智慧的结晶。物境求真、情景慰心、意境畅神,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一种方法论。
金沙东院设计团队力求脱离束缚,采用传统造园手法,摒弃“香蕉”设计,追求"真东方"。
境出其形
真行草是三种书体,是书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心境的表达,造园也是如此。金沙东院造园遵循中庸,取真五行四草一的度,应用于理水、筑山,置石、铺地、种植之中,严而不板,散而不乱。

▲田英章 楷书 ▲欧阳鹤 行书 ▲董其昌 草书

▲方案平面图
02 物境——物之语
物境:即物象,是神韵的外化表象,自然景物的视觉体验;东院中物境求真,抱朴守拙,采用原石、真料、少加工,拒绝贴面、假石、伪自然面。
置石
大巧若拙 质朴求真
|原表皮| 不加雕饰,保持山西黑自然表皮,呈现自然美感、独特性。



|自然而然| 让石头按照它原来的方式而存在。



|石言匠心| 石材加工,体现石材本色,人工为自然让道




理水
法自然 公天下
自然美是世间没有异议的美。
师法自然,化而用之,是物象求真的途径之一。
脉向:临摹自然溪涧,学三取一,循蜿蜒脉向,仿行书体,成铺石脉、池底脉、水流脉、鱼游脉。





03 情境——体悟度景
情境:即人景交流的场景,是场所体验,涵盖场景、人物、氛围、时间、气象等多方面人景交互。
人文环境
东院综合摹仿梁园、应天书院、传统宅院等多种生活场所,构建礼序空间,形成高墙深院、四水归堂、书墨洗心池、抄手游廊等建筑要素。
|入口界面| 外严内逸,形成高墙深院的尊贵感和领域感。

|四水归堂| 水汇聚气,风水吉祥之地;面朝东方,紫气东来。


|抄手游廊| 凸显尊贵地位和对客人的重视。


生活场景
|水庭院| 池水清澈见底,水中游弋着锦鲤带来生动景象。


|山庭院| 层磐梯云,飞虹流瀑,悬崖卧松, 一段秋。



情境七观法
人景交互是情境的重要表现。景生百态,人有七观。东院景观通过高低、疏密、虚实等景观要素组合,尽现多视觉多维度的景物美。

|平| 从水平的角度观察事物,注重平面上的表面特征和水平关系。

|仰| 从下方向上观察事物,强调事物的高度、威严或权威性。

|俯| 从上方向下观察事物,强调对事物的俯瞰或全面了解。

|透| 透过事物的表面或外貌观察,去深入了解其内在或本质。

|内| 从内部的角度观察事物,关注其内部结构、运作机制或内在特征。


|映| 事物的映射或反射,通过事物的映射或反射来观察或理解事物。


|窥| 观察或探索事物的细节或隐秘部分,观察或探索事物的细节或隐秘部分。


04意境——共情入心
意境:为意象,精神与情感的升华,不可完全定义的精神之美;是中国造园和审美追求。意境是先验性的特点,东院造园之始,立意半隐,以创造外严内逸、宁静文雅的心灵港湾为目标,让业主回家后洗尽城市喧嚣,读书看画、见山知鱼,享山水半隐之乐。
精神内涵
宁静文雅
半隐安逸


书墨洗心


知鱼 《庄子·秋水》


见山 《五灯会元·惟信》


半山 《半山》周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