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投·浣溪云鼎
浏览量: 14
基本信息:由四川德湖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投资商为四川德运水投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项目位于仪陇县迎宾大道与隆城大道交叉口东南侧,总占地约 110 亩,总建筑面积 17 万㎡,容积率为 1.77,绿化率达 35% 以上,总户数 1217 户,停车位 1077 个,物业公司为四川德辰物业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物业费为 1.96 元 /㎡?月。 ? 建筑规划:小区融合了合院、叠拼、小高层和四代空中花园等多种建筑类型,设计采取 “两环+三芯” 的规划结构,打造 “两花园+多组团” 的生态高端小区,是仪陇首家拥有四代空中花园的小区。 ? 园林景观:整个小区的园林绿化景观占地高达约 3 万平米,采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将小区自然溪流打造成樱花溪谷公园,以樱花和紫薇为主,搭配水生植物,营造出多层次自然河道景观。小区内南北地块分别设计了近万平米的景观中庭,中部阳光草坪视野开阔,功能丰富。 ? 配套设施:大门入口负一层设有约 400 平米的恒温游泳池,内有会客厅、健身区、更衣室、桑拿房等。园内设置了多个轻质球类运动场,如羽毛球、乒乓球等,还为孩童设计了以海洋世界为主题的儿童游乐区,并配备直饮水系统。每栋楼的首层设计了约 3000 平米的架空层,打造了童真、运动、休闲、康养为主题的四大活动空间。此外,项目有 4000㎡商业,方便业主购物。 ? 户型信息:在售户型面积为 82-141㎡,涵盖 3 室 2 厅 2 卫、4 室 2 厅 2 卫、5 室 2 厅 4 卫等多种户型,户型选择多,采光通风好,视野开阔。 ? 价格与销售信息:参考均价为 4700 元 / 平方米,于 2024 年 1 月 20 日开盘,预计 2025 年 12 月 31 日交房。
颜值美学
项目在外观设计上打破传统住宅的单调风格,以 “流水形态” 为设计灵感,打造兼具现代感与自然意趣的视觉美学体系:
建筑立面美学:住宅外立面采用 “浅灰 + 米白” 的低饱和度色系,搭配横向线条模拟水流波纹,部分楼栋顶部设计弧形飘板,如同水流掠过建筑顶面,弱化建筑的厚重感;阳台护栏采用玻璃材质,搭配金属线条勾勒轮廓,既保证通透视野,又与周边水景形成 “虚实呼应”,从远处望去,建筑仿佛生长于水畔,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景观节点设计:社区入口设置 “浣溪迎宾水景”,以叠水瀑布结合浅滩溪流,水流沿不规则石材肌理缓缓流淌,搭配灯光系统(夜间呈现暖黄色光晕),形成兼具仪式感与观赏性的入口景观;社区内部打造 “云鼎水轴步道”,步道两侧以弧形水系环绕,水面种植睡莲、菖蒲等水生植物,步道铺装采用仿石材质并嵌入发光灯带,白天可赏水映绿植,夜晚能观灯照水流,营造 “一步一景、步移景异” 的视觉体验。
细节美学表达:单元门入口采用 “水滴造型” 雨棚,雨棚边缘设计弧形排水槽,雨水沿槽体滴落时形成 “雨帘” 效果;社区标识系统融入水利元素,如指示牌以 “水波纹” 为底纹,楼栋号采用 “水流曲线” 字体,甚至垃圾桶、座椅等设施均采用圆润线条,呼应 “水” 的柔和特质,让美学细节渗透至生活每个角落。

绿色环境
项目依托水利工程优势,构建 “内外双循环” 的绿水生态系统,将 “治水、亲水、护水” 理念贯穿于环境营造中:
外部水利生态联动:项目紧邻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如绿水河生态修复段),借助河道清淤、岸坡防护等水利成果,打造 “河居生活场景”—— 社区外侧设置亲水平台,平台延伸至河道岸边,配备休闲座椅与观景栏杆,居民可在此观赏河道生态(如鱼类洄游、水鸟栖息),感受 “推窗见河、出门近水” 的惬意;同时,项目与河道管理部门联动,共享水文监测数据,确保河道水位稳定、水质达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 类及以上),为居民提供安全的亲水环境。
内部水系生态营造:社区内部打造 “海绵型水系”,包括中心景观湖、组团溪流、口袋水景三大类:中心景观湖采用 “生态驳岸” 设计(以雷诺护垫 + 水生植物固坡),湖底铺设防渗土工膜并种植沉水植物(如苦草、黑藻),形成 “水下森林” 净化系统,可自然净化雨水与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组团溪流采用 “浅滩 + 深潭” 交替设计,水流深度控制在 0.3-0.8m,既保证儿童玩耍安全,又能为青蛙、蜻蜓等小型生物提供栖息地;口袋水景分布于楼栋之间,以 “微型瀑布 + 石砌浅溪” 为主,搭配本地乔木(如垂柳、枫杨),营造 “小而美” 的局部水生态环境。
生态多样性保护:项目在水系周边种植乡土植物群落(如芦苇、鸢尾、紫薇),形成 “水生 - 湿生 - 中生” 植物梯度,为鸟类、昆虫提供觅食与栖息空间;定期开展 “水系生态维护”(如清理浮萍、监测水质),并设置 “生态科普牌”(介绍水生植物作用、水利工程原理),让居民在享受绿水环境的同时,了解生态保护与水利知识。

舒适健康
项目以 “水利调节” 为核心,结合建筑设计与社区服务,构建全维度舒适健康体系:
微气候调节:依托水系的 “热缓冲” 作用,改善社区微气候 —— 夏季时,水体蒸发带走热量,可使社区温度比周边区域低 2-3℃;冬季时,水系与建筑形成 “温湿度平衡带”,减少寒风直吹,提升居住舒适度;同时,项目在楼栋布局上采用 “南北通透 + 错层设计”,结合水系周边的通风廊道,确保每户都能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减少空调使用频率,降低能源消耗。
健康生活场景:围绕水系打造多元健康活动空间,包括:
“滨水健身步道”:沿中心景观湖铺设塑胶步道(宽度 2.5m),设置里程标识与健身指导牌,适合居民慢跑、快走;
“亲水活动区”:在浅滩溪流区域设置儿童戏水区(配备防滑垫与安全护栏)、成人垂钓平台(划定专属垂钓区,定期投放鱼苗);
“康养花园”:在水系周边种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如薄荷、金银花),设置户外瑜伽平台、冥想座椅,提供放松身心的自然空间。
健康服务配套:社区配备 “健康服务站”,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如血压测量、健康咨询),并定期联合水利部门开展 “水质健康讲座”(讲解饮用水安全、水系传染病预防);在水系周边设置 “应急救援点”(配备救生圈、急救箱),并定期组织 “水上安全演练”,确保居民亲水活动安全。

宜居便利
项目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带来的基础设施优势,结合社区配套,打造 “便利化、智能化” 的宜居生活:
交通与出行便利:依托河道治理同步建设的 “滨水绿道”,可连接城市公交站点与地铁口(如绿道距离最近公交站仅 300m),居民可选择 “步行 + 公共交通” 的绿色出行方式;社区地下车库入口设置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收集车库顶板雨水,经处理后用于洗车、绿化灌溉),并配备充电桩(比例达 1:1.2),满足新能源汽车使用需求。
生活配套便利:社区商业配套围绕 “水生活” 主题布局,包括:
“水主题便民超市”:提供饮用水、 aquatic(水生)植物、渔具等特色商品,同时设置 “水利文创区”(销售水利主题文具、饰品);
“滨水社区食堂”:采用 “明厨亮灶” 设计,食材优先选用本地生态农产品,部分菜品融入 “水生食材”(如莲藕、菱角),满足居民健康饮食需求;
“智慧便民服务站”:提供快递代收、家政预约、水电费代缴等服务,同时设置 “水利服务窗口”(协助居民咨询河道管理、防汛知识)。
智能与安全便利:社区采用 “智慧水利 + 智慧物业” 双系统:
智慧水利系统:实时监测社区水系水位、水质、水流速度,若出现水位异常(如暴雨导致水位上涨),可自动启动排水泵(与项目防汛预案联动),并通过手机 APP 向居民推送预警信息;
智慧物业系统:配备人脸识别门禁、视频监控、智能巡检机器人(可沿水系周边巡检,排查安全隐患),居民可通过 APP 预约社区服务(如绿植养护、水系周边保洁),实现 “一键式” 生活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