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高新荷澜廷
浏览量: 1342
场地现状为东低西高。在规划中充分利用高差,从西向东依次布置别墅、叠加住宅、洋房住宅,高层住宅,通过产品定位平衡地势因素带来的附加值。东西向高差通过缓坡处理。在我们的建议下,景观方案结合高差局部增加三步台阶,提高了步行的趣味性。
开发商:苏州新高绿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苏高新集团
项目地址:苏州市高新区长江路以西,邓尉路以北
建筑设计:上海柏涛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师:徐广伟、袁远
设计团队:罗荣庆、丁赁捷、史于瑞、邓永良、陈泽龙、王斌、李明
景观设计:泛亚国际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占地面积:157327(m2)
建筑面积:196526.25(m2)
容积率:1.1
绿化率:30%
王维的一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引发了多少人对山居的共鸣;或许陶渊明也中意山居,才会说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白居易说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生命的自由生长,都凝固在山居时光之间。
苏州荷澜庭项目定位为山与城市衔接的桥梁。山又代表的是宁愿、悠远的意境,依托于何山脚下,如同天然的屏障;城市则象征着繁华与喧闹,意味着便利的生活。我们最大程度引入何山的景观资源,并融入何山之中;在城市界面我们进行了一些建筑手法的处理,同城市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滤掉多余的嘈杂与喧闹。
区位
此项目位于长江路以西,邓尉路以北。北依以“山水依依情满怀,何山四季常春在”著称的何山公园,西邻苏州最大的开放式公园新区公园,南濒河景优越的孙武公园,往南不到500米有以狮子山为依托的苏州乐园,景观资源极为丰富。
此外,该项目距离苏州新区汽车客运站仅400米,周边有多处公交站点,出行极为便利。
规划理念
场地现状为东低西高。在规划中充分利用高差,从西向东依次布置别墅、叠加住宅、洋房住宅,高层住宅,通过产品定位平衡地势因素带来的附加值。东西向高差通过缓坡处理。在我们的建议下,景观方案结合高差局部增加三步台阶,提高了步行的趣味性。
综合本项目各个方面考虑,规划设计理念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充分利用用地范围特点,建筑有序排列,形成西面高东面低的空间错落感;
2、 小区内打造景观主轴及多个区域景观组团,提高整个小区景观资源的均好性。同时,结合景观,打造真正符合现在居住生活体验的功能性景观配置;
3、 内部交通采用环路形式组织,有效地使人车分流,动静相宜;
4、 合理组织建筑布局,保证高层住宅和洋房均能得到最大价值景观面。
立面
首先,从整个小区的整体效果出发,在层数上形成高低错落的变化,丰富了城市的天际轮廓线。
其次,在立面处理上,将传统中式、苏式元素及现代元素溶于一炉,中段和基座的一体化设计,强调了形体体块;上部的处理则用面砖及屋顶元素,突出了顶部的厚重和力量。各个单体在统一的造型基础上,通过集中修饰元素的有机穿插,不同材质的虚实对比,强调了立面的光影效果,赋予建筑单体地域性及时代性。
立面上采用大挑檐+米黄色面砖+米黄色石材作为主要材料。这种组合可以与背后的何山融为一体,既默默无闻的成为山的陪衬,也不会哗众取宠影响山的形象,而是将本身作为山的一部分,成为山的延续。
同时,这种设计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石材和面砖经时间的沉淀,立面的效果可以得到升华。可以想象,百年后何山峰峦雄伟,而荷澜庭也已成为一代经典!
户型分析
依据苏州居住习惯,同时结合精细化的户型设计,以合理的内部空间,充分满足中高端客户群的需要;营造合理、节能、生态、给客户带来最大价值的人居空间。
入户大堂及电梯入户,打造私属入户空间,层层递进,打造序列空间。
争取住宅均好性,主要用房的最佳景观朝向,采光、通风俱佳,户型实用化。住宅套内交通组织顺畅,功能房间方正实用,拥有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风条件,无暗厨,多露台、阳台,增强住宅舒适性;户型设计结合结构、设备专业统筹考虑,梁、柱布置合理考虑住户使用的灵活要求,竖向管线、住户设备尽量隐蔽布置,以减少对平面功能、立面的影响。
体型系数规整,房间配置齐备,套内安排卧室、起居、餐厅、储藏等基本空间,合理控制房型面积和面宽,做到资源配置合理;房间内公共空间及私密空间没有相互干扰,交通顺畅,起居厅和餐厅,厨房空间配置紧密协调,并设有入户玄关等过渡空间,所有房间都直接采光,并保证日照及采光的要求。
售楼处
售楼处设计的关键词是何山造型的印象和苏州园林庭院的印象。在造型上,用何山的层峦叠嶂作为原型,提取元素进行构思。同时在内部院落上,增加空间深度及层次,营造趣味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