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旭辉华师大书吧修缮
2/5
旭辉华师大书吧修缮
3/5
旭辉华师大书吧修缮
4/5
旭辉华师大书吧修缮
5/5
旭辉华师大书吧修缮

旭辉华师大书吧修缮

浏览量: 10606

第14届金盘奖上海地区年度城市更新奖

项目基地位于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地块西侧为丽娃河,东侧紧邻丽娃路,南侧到丽虹桥,北侧至动力科截止。丽娃河原名东老河,为吴淞江下游苏州河故道名对于华东师大来说,丽娃河是校河,也是校园记忆的载体,对丽娃河依恋的情结深深植根于华东师大人的心中。其中建材科属于风貌保护区范围,现由于校园的发展,导致原有功能废弃。虫二亭较为封闭,空间氛围缺乏营造,导致空间利用率较低。同时基地整体空间对于丽娃河沿河景观资源未充分利用,师生对丽娃河的认同感、归属感较低,导致丽娃河的场所记忆缺失。

查看报告
工程档案
项目名称
旭辉华师大书吧修缮
项目地点
上海市 上海市 长宁区上海市上海市长宁区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
开发商
旭辉集团
销售参考价
价格待定
项目类型
其他
设计年份
2017

封面.jpg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书吧修缮

Liva Riverside Book Bar Reconstruction

中国,上海

Shanghai, China

 

对于华东师大来说,丽娃河是校河,也是校园记忆的载体,对丽娃河依恋的情结深深植根于华东师大人的心中。


旭辉华师大书吧修缮

旭辉华师大书吧修缮

旭辉华师大书吧修缮

基地区位

Site Location

 

项目位于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西侧为河道,东侧紧邻丽娃路,南至丽虹桥,北至动力科截止。沿河道由北向南依次分布学生宿舍区、教学楼区、教师生活区三大部分,而基地处于核心的教学楼区,也是整个校园十字形空间轴线的中心。

现状分析

Original Status Analysis

 

基地内教材科大楼是上世纪40年代建造的,属于风貌保护区范围,现由于校园的发展,导致原有功能废弃。侧亭较为封闭,空间氛围缺乏营造,导致空间利用率较低。同时基地整体空间对于丽娃河沿河景观资源未充分利用。

 

修缮设计理念&“多元化功能”置入

Concept & Multiple Function Placement

 

在修缮过程中将周边空间进行整合,在保留原有建筑形式上聚合阅览、展示、品茶、休憩等综合性功能,满足学生、老师、市民,不同人群的需求。将通过性空间变为可停留性空间,提高丽娃沿岸的空间品质感。

书吧修缮设计

Bookbar Reconstruction

image015.gif

原有教材科为单层建筑,功能上不能完全作为书吧的功能需求,所以在保留原有建筑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局部加建来完善书吧功能,对周边环境以及地域文脉进行回应。整体修缮延续原有建筑坡屋顶,通过玻璃房、钢构架的置入,弥补原有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塑造入口的识别性。

image016.jpgimage018.jpg

聚合了阅览、展示、品茶、休憩等综合性功能,通过增加局部二层以及入口玻璃房的方式,保留原有建筑结构,适应新的功能需求。

 

增加玻璃房作为书吧入口的缓冲空间的同时,弥补原有室内面积不足的问题。利用坡屋顶檐下空间,置入局部夹层,改善原有教材科功能空间面积不足的基础上,打造私密性的思考、交流空间,与一层开放性空间形成对比。

image022.jpgimage020.jpgimage024.jpg

在功能布局上,一层将沿河景观面打开,作为开放空间,充分利用沿河景观资源,设置阅览、交流空间,同时提供咖啡、茶点等简餐,满足阅读者的使用需求。

image026.jpgimage028.jpg

内侧作为安静阅读空间,通过中间的楼梯划分公共、私密性空间。功能分区明确,使体验者在书吧找到存在感及归属感。同时边庭的设置,使原本条形的空间增加层次感。

image030.jpgimage032.jpg

侧亭修缮设计

Chonger Pavilion  Reconstruction

 

在侧亭的修缮设计中,通过对亭身做最大程度的保留,拆除原有玻璃门窗,将空间打开。并将底座加以修饰,通过折线形的处理,将底座修缮为雕塑的形象,意示历史之舟,承载着华师大辉煌的校史,亦如一盏水灯长燃希望的烛火漂浮在河面上。

image034.jpgimage036.jpg

传统建筑符号、材料的使用

The Use of Architectural Language & Materials 

 

将原有教材科屋顶坡度作为元素符号进行提取、转译,使空间保持整体性的统一,又通过材质、尺寸、细节的处理,营造空间识别性、延续原有的场所记忆。

image038.jpg

image040.jpgimage044.jpg                  image042.jpg

路径可达&空间结构的连续性

Route Reachable & Space Continuity

 

路径可达性的营造中,以建筑景观一体化为修缮理念,提取建筑折线形的建筑符号,运用到节点空间的组织中。通过折线性景观步道,将修缮的书吧空间与侧亭、杉树林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并且结合亲水平台、景观小品设置休闲座椅,丰富沿河路径的空间体验。

林间小道

image052.jpg

image054.jpg  image050.jpg

下沉广场

在书吧与侧亭之间设置下沉广场,有助于汇聚人气。下沉广场通过台阶高度的不同,自然形成可供人休憩的空间。中间种植榉树,遮阴的同时,形成空间的聚合性。

沿河景观步道

 

紧挨书吧一侧,结合不同的空间尺度设置不同的休憩空间,打破原有单调性的沿河步道空间,适宜的空间尺度有利于场所归属感的形成。

image060.jpg

楼间小道

楼间小道作为书吧与行政楼之间的部分,同样采用折线性的铺地,使空间具有引导性。


总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透视图

轴测图



当前还没有相关评论,快去评论吧
店铺信息
旭辉集团
联系商家
进入店铺
店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