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融信天澄
浏览量: 4979
入享繁华新贵地,近得水月映天澄
相地 立意
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古迹众多,白居易曾在此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千古名句。本案基地就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高铁新城,南侧是中环北线,东侧有苏州北站高架路,可直接进入市区,高铁苏州北站仅不到2km,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基地周边环境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苏州传统古典造园将意境发挥到极致,表达了对自然的一种念想。融信天澄基地毗邻的苏州工业园, 居住人群及周边环境活跃、现代、年轻态。所以我们以更年轻的语汇去塑造园林形象,更符合本案的气质与定位。
⊙空间布局
设计借鉴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门、院、池、阁、园五种形态,营造人在其中、山水相映、移步异景的观景体验。结合古典园林布局形式,融入苏式造园要素,营造具有文化内涵的生活居所,呈现简洁明快的园林新形象。

⊙设计手稿
提取苏州古典园林造景元素,抽取其形态特征,通过景观设计手法演变转化为简洁有序的线条样式,融入景观空间设计,行至其中,处处流露出苏式园林的质感。
⊙元素提取
01
寄情于景,造园于心
# 迎宾礼序
入口门廊简洁明快,设计语言呼应建筑风格,片石景松造景,提升入口礼序层次。水景转折延伸,引导路径的同时也强调入口景观的品质感。初遇第一重画面,对景景墙宛若徐徐展开的屏风长卷,引人入胜。
沿流线水景踏入门廊,几何线形切割的造型景墙映入眼帘,前后层次和光影的变化丰富多样,迎宾礼序跟随水景向内延伸,进入下一个篇章。
02
曲折园林,随水而行
# 梯云寻径
中式园林曲折尽致的造园手法,让人在视觉上远观如山路蜿蜒而上,尽头消隐在林中,给来访者营造神秘幽深的体验感,让人不禁一探究竟。
景墙交错转呈之间,宛如舞台剧幕布的变换,空间在此处峰回路转,为即将进入的前场展示空间做铺垫。
03
太湖石塑,屹于庭中
# 寻山问影
游园至此,视线豁然开朗与之前错综线条形成体验对比,空间造景系数展开,运用镜水面与造型树池的演绎。远观山石静谧开阔,时远时近,近看水天一色,若隐若现。
抽象造型的太湖石雕塑屹立在水庭中央,造型顾盼多姿,移步异景,宛如伊人款款而来,苏式园林的情怀也通过现代造景手法流露其中。
04
行到水穷,坐看云起
# 悠然雅集
后场则以体验式空间打造,结合室内洽谈,营造室外休闲空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至此进入最后篇章,或静坐,或游走,回味整个空间淡雅温婉的模样。
这里的庭院深深,阳光透过摇逸的树梢慢慢的洒落在开阔的草坪上,树影层层倒映在镜面般的水池中,寻得生活里的静谧与惬意。

“金玉其质,表里如一”
建筑之美实质上是表皮与内部空间的高度协调,呈现人们对生活的至高向往。我们汲取玉石元素,结合东方美学与苏州园林之大成,于人文生活馆演绎独属于姑苏的诗意与灵动。

△实景图

秉承厚重历史与现代时尚和平并存,项目在现代的建筑构成空间中隐埋一条含蓄的东方美学脉络,为当代空间注入一种新人文主义的诗意表达。
△实景图
又以黑色玉石为引子,由传统一步步进入到当代,将建筑、景观延伸至室内,为这个空间注入温润与安静的张力,进而产生一种富有灵动的时空感。
◆ 洽谈区——整个顶面用木饰面与白色天花形成对比,以灰色沉稳的诗,营造贯穿形成整体内敛的基调。富有节奏感的阵列变换以及形状独到的雕塑作品,以立体周到的方式点缀了简洁利落的洽谈区。
△实景图
在空间布局上,设计为社交的隐私性预留了距离,让人们在艺术中得以探求文化渊源。人文底蕴也好、生活温度也好,最终衍生出一种闲适兼具艺术的当代格局。
大区规划设计
融信天澄坐落于苏州市相城区高铁新城,距高铁苏州北站不到2公里,亦可直达市区。结合优越的地理位置,项目将现代生活元素与古典东方之韵融合,实景呈现了一处诗画双绝的绝美之境。
⊙区位分析
⊙总平面
⊙鸟瞰图
大区采用极致的中央轴线花园,与周边楼盘拉开差异,形成社区中心大花园+多功能复合场地的景观结构。
结语:
以苏式古典园林为基调,结合现代景观设计手法,重新演绎苏式园林新形象。以精致、轻奢、惬意、雅致的理念铸就品质,提升人居生活价值,将苏式园林的人文情怀充分的体现在未来人居的生活方式。彰显社区环境的人文品质,以一种温润而雅致的气质重新回归现代生活。


花岗岩瓷砖

花岗岩瓷砖

花岗岩瓷砖

花岗岩瓷砖

软装

软装

软装

软装

石英砖

石英砖

石英砖

石英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