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广州·珠光海珠创新湾|启航号
2/5
广州·珠光海珠创新湾|启航号
3/5
广州·珠光海珠创新湾|启航号
4/5
广州·珠光海珠创新湾|启航号
5/5
广州·珠光海珠创新湾|启航号

广州·珠光海珠创新湾|启航号

浏览量: 2677

沥滘片区位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与珠江后航道交汇的城市核心区域,东临海珠湿地公园,西邻广纸片区,南隔珠江后航道与番禺区隔江相望,规划范围8.07平方公里,建筑总建筑面积1063万平方米,作为新城市中轴线南端的“最后一公里”,承载着延续、深化新城市中轴线,未来融合地方传统、先锋文化、创新产业,将成为广州打造世界级城市标杆的催化剂。

查看报告
工程档案
项目名称
广州·珠光海珠创新湾|启航号
项目地点
广东省 广州市 海珠区南洲路
开发商
广州珠光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参考价
¥120/㎡
项目类型
住宅
设计类型
建筑设计

海珠创新湾|启航号

图片1.jpg

建筑设计力求简洁,摒弃不必要的立面细节,建筑整体宏伟而不夸张,立面简单清晰且独特,兼具优雅与力量之美,大气、质朴、恒久、平和。

图片2.png

图片3.png


01

项目背景

世界级城市标杆的催化剂

海珠创新湾-启航号

沥滘片区位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与珠江后航道交汇的城市核心区域,东临海珠湿地公园,西邻广纸片区,南隔珠江后航道与番禺区隔江相望,规划范围8.07平方公里,建筑总建筑面积1063万平方米,作为新城市中轴线南端的“最后一公里”,承载着延续、深化新城市中轴线,未来融合地方传统、先锋文化、创新产业,将成为广州打造世界级城市标杆的催化剂。

图片4(规划图).png

沥滘城市展厅位于有着900年历史的沥滘村,沥滘村有着“广州中心区最大旧改之称”,亦是海珠创新湾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珠光海珠创新湾|启航号

广州·珠光海珠创新湾|启航号

广州·珠光海珠创新湾|启航号

广州·珠光海珠创新湾|启航号

项目区位示意图


02

场地与解读

海珠区处在广州市的中部,是广州老四区之一,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四面环水的天然良壤,有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局。“海珠石”原是 广州珠江中的一块巨型的白垩纪礁石,因长期被江水冲刷而浑圆如珠,随潮汐变化浮沉海上而得名。海珠区、海珠桥、海珠广场、海珠路等地标均由此命名。

图片7.png

◎海珠石

图片8.png

场地周边

在对场地的切身体验中获得的初步印象,原地块周边新建和待拆交织共存着,呈现较为混沌的无序状态。


海珠之石 创新之舟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

建筑简洁有力的形态,几乎占据了场地东西向所有空间,强调表达水平方向的雕塑性、延展性。建筑形体在首层的削切和架空,与场地浑然一体,建筑仿如在珠江水的浪涛中拍打的璞石,气势恢弘。

整个建筑带来一种强力又安静的氛围,让整个建筑在复杂环境中形成一个更纯粹的空间关系,在旧城更新中形成积极的城市界面,因此塑造出城市片区的地标性建筑形象,是海珠创新湾的创新之舟。

图片9.png


创新之舟的【形体生成】

形体生产.gif

◎形体生成

 图片11.jpg

◎功能分析


【场所印象】

走近建筑,建筑典雅的色泽与虚实,显得亲民而开放,玻璃幕墙打破由石材构成的实体界面,呈现外刚而内柔的特质。

我们对它的期望就是一座雕塑感建筑,必须历尽时光洗练仍让人记忆犹新。

图片12.png

图片13.png

建筑首层将作为海珠创新湾城市展厅投入使用,未来这里以及周边场所将成为广大市民一处生活休闲的延伸。

图片14.png

◎东侧立面局部


【架空与广场】

建筑底部通过架空与悬挑形成的灰空间联系了树阵广场、水庭院与后庭院,并成为室内空间的延伸,能容纳多种公共活动。

图片15.png

◎架空广场与水广场

图片16.jpg

◎架空广场与后庭院


[ 悬挑与削切]

削切倾斜的墙体、悬挑与架空的形体共同赋予建筑腾空跨越的建筑张力,建筑仿佛具有破浪而出之势。

图片17.png

图片18.jpg


03

空间记忆

项目理念源自对场地环境和背景的理解,临江之畔,海珠石历经岁月打磨,呈现出温润质感。

建筑承载并创造记忆,建筑外部空间是由互动架空层、树阵广场、开放水庭院,后庭花园共同构成,建筑内部空间则通过内庭院,落地窗共同唤起与城市环境对话,并转译为空间的体验。图片19.png

◎流线分析


[展厅空间]

建筑由内到外虚实相映,空间流动而划分灵活,光影追随时间在空间中变幻,奠定了这一室内空间的秩序。

图片20.jpg

图片21.png

图片22.jpg

图片23.png

在自然光线偏弱的洽谈区,利用线性长天窗引入自然光,结合塑性墙体,营造小区域视觉焦点。

图片24.png

图片25.jpg

◎室内空间


04

材料与建造

立面选择了超白LOW-E玻璃、暖白色水泥石作为建筑外观材料,视觉上对建筑体块形成包裹。玻璃的晶莹仿佛是整石经过打磨漏出冰清玉润的内核,使建筑更加的优雅、柔和。

图片26.png

水泥石面板尺寸经过多种模拟对比,结合经济性、安全性和近人尺度考虑,最终选择了600mm×1200mm的尺寸。

尺寸.gif

◎面板尺寸对比

6001200-11-2.gif

◎面板尺寸模拟


分缝处理上,对缝会凸显难以对上缝的位置,三分之一错缝会产生分缝过于集中的视觉效果,故均不采取。综合比对下,选用了错缝的方式。

分缝.gif

◎分缝对比

图片30.jpg

◎浅黄色泥客石搭配4mm同色胶缝,架空层采用铝蜂窝泥客石 


在保证效果前提下,控制600×1200标准面板在80%以上,尽量减少超标面板数量,减少折损率,保证经济性。

图片31.png

◎立面细节的模数化推敲

图片32.jpg

◎模数化与立面实景对比


[玻璃]

不同玻璃材质行使着自身的职责,造就着适宜的功能空间。后勤办公等空间选用通透性较弱的彩釉玻璃;建筑展示面选用透光性较好的超白夹胶玻璃配以通透的玻璃龙骨;首层门厅则因倾斜角度选择了超白夹胶中空玻璃及钢龙骨,用隐框降低龙骨存在感。

图片33(替换尺寸).png◎首层门厅采用中空夹胶LOW-E超白玻璃搭配隐框钢龙骨

图片34(替换尺寸).png◎除首层门厅,其余均采用中空LOW-E超白玻璃搭配玻璃龙骨


05

结语

基地所在城市片区的未来无疑是值得期许的,各种临建与简易建筑即将被崭新的居住、商业等建筑取代。当新的秩序替代旧的脉络,建筑因其持久的属性被留存,被赋予情感记忆及历史价值。

图片35.png


06

技术图纸

图片36.png

图片37.png

图片39(替换尺寸).png


07

后记

图片38.jpg

图片39(替换尺寸).png



材料和应用
暖白色人造石

暖白色人造石

暖白色人造石

暖白色人造石

暖白色人造石

暖白色人造石

彩釉玻璃

彩釉玻璃

彩釉玻璃

彩釉玻璃

彩釉玻璃

彩釉玻璃

超白LOW-E中空玻璃

超白LOW-E中空玻璃

超白LOW-E中空玻璃

超白LOW-E中空玻璃

氟碳漆

氟碳漆

当前还没有相关评论,快去评论吧
店铺信息
广州宝贤华瀚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联系商家
进入店铺
店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