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春中海 · 同心湖境
浏览量: 512
项目位于吉林长春同心湖畔,于城市道路与湖之间,原始场地虽为湖畔的一块绿地,内部却杂乱无序,缺少停留观赏的区域。因此如何让建筑在城市与自然景观资源的过渡空间中承前启后,同时为城市贡献一个可观可玩的“城市会客厅”成为设计的出发点。
项目位于吉林长春同心湖畔,于城市道路与湖之间,原始场地虽为湖畔的一块绿地,内部却杂乱无序,缺少停留观赏的区域。因此如何让建筑在城市与自然景观资源的过渡空间中承前启后,同时为城市贡献一个可观可玩的“城市会客厅”成为设计的出发点。

同心湖作为长春本地著名景点,设计启动之初,做了非常多的场景化尝试,但在自然背景下里都显得突兀而苍白。一次对场地的探访,促成了现有方案的成型。当落日的余晖把城市变为单色,湖畔、公园前列的凸显出地理存在的时候,回归设计的本质,对场所和自然的回应才是正确的方向。


▲设计阐释
简化设计语言,强化漂浮的城市客厅,底部结合后期酒店客房单元式的模块与顶部盒子区别开来。四层的内退处理,形成关于天然的观景平台。



面向城市一侧建筑采取开放的姿态,玻璃幕墙的立面将城市反射到建筑之中,建筑与城市产生互动。

面向同心湖一侧则是看与被看的关系,在湖边观赏美景的同时亦成为湖边的一景。因此在五层精细设置了一个漂浮于森林之上漂浮的观景露台。


建筑表皮的彩釉玻璃呼应周边的自然景观,竖向的彩釉肌理象征着森林之中若隐若现的虚拟与现实。


整个设计都贯彻了对城市特性与环境特性的理解,为长春这座北国春城增添了一个新的城市聚集地与富有地域情感的体验场所。

设计谨慎与谦逊的退让,是对环境更有力量的回应。顺应场地和自然的特征,可以赋予建筑更宏大的气场;通过极简的设计语言,将我们对于城市和生活的理解,更强的根植在土地上,直击建筑使用者的内心。 ——设计师感悟





